“民富国强,众安道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中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只有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党中央就突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习近平总书记顶风雪、冒酷暑、跋山涉水,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20多个贫困村,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 “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采取超常举措,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与村民座谈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重要指示。 确立不愁吃、不愁穿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目标,实行“军令状”式责任制,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攻克坚中之坚、解决难中之难,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形成伟大脱贫攻坚精神。 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迎难而上、攻坚拔寨,对960多万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拔穷根,对“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集中攻坚,对28个人口较少民族重点帮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打响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果断决策、沉着应对,关键时刻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周密部署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慎终如始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14亿多中国人民迅速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经过艰苦努力,我国在全球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 今年以来,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大上海保卫战,疫情防控经受住了武汉保卫战以来最严峻的考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 2022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 “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就是要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好。”2022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风雪严寒前往山西考察,为乡亲们送去党中央的关怀和慰问。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我国有14亿多人口,约9亿劳动力。一户户渴求安居乐业的家庭,一个个想要通过拼搏实现理想的创业者,不仅要“好就业”,更期盼“就好业”。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面对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状况,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进一步补齐公平就业、劳动报酬、强制休息、劳动安全等方面的制度短板。“十三五”时期,我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6000万人。 从传统就业方式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就业观念深刻变革、就业空间更加广阔、就业方式日益多元。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图为2022年2月16日,安徽省合肥市泰山路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开学典礼上体验“旱地冰壶”游戏。 新华社记者 周牧/摄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着力改善乡村、山区、边远地区教学条件。我国已建立较完善的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2021年,全国脱贫家庭辍学学生持续保持动态清零。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多年保持在4%以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 “双减”政策下,让教育回归本质,越来越多的孩子脸上洋溢着快乐、纯真的笑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及时推动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遍及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我国基本实现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满足群众就近“看得好病”的需求。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截至2020年底,全国县域内就诊率已达到94%,比2015年同期增长10个百分点。84%的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及以上医院水平,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所有地级市和所有贫困县。 “一老一小”,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民生问题—— 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10.2亿人拥有基本养老保险,13.6亿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超过13亿人。 调整优化生育政策,先后作出全面两孩、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残疾人权益保障更加有力,8500万残疾人同步迈入小康。 我国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中等收入群体,总量超过4亿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努力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大保障房建设投入力度。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房8000多万套,帮助2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小厕所”连着“大民生”。随着“厕所革命”深入推进,2018年以来,全国已累计改造农村户厕4000多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七成左右。 不断改善人居环境,缩小城乡差距,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 时隔14年,“双奥之城”北京向世界呈现了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 这不仅是一个体育大国的崛起之路,更是健康中国的发展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体育强国到健康中国,人民的健康、人民的体质、人民的幸福,都是一脉相承的。这是全面小康、全面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它的意义,小中见大。”我国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致广大而尽精微”。一项项真真切切的实惠,一件件实实在在的好事,不断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2021年6月25日,全长435公里的拉林铁路开通运营,藏东南地区结束了不通火车的历史,“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开上世界屋脊。百姓增收致富、当地产业发展也搭上了拉林铁路的快车,一个个美丽乡村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铁路两侧的高原上。 特色博物馆走红、网红书店吸引年轻人“打卡”、更多公园免费开放,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绚烂的精神文明之花在全面小康的中国大地上精彩绽放。 放眼今日之中国,网络点餐购物、移动扫码支付、线上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能家居日益普及,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长治久安的社会,是群众安居乐业的基础。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治理问题,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我国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始终立足中国国情、始终坚守人民主线、始终着眼长治久安、始终坚持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完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国家博物馆有一件特殊收藏品——109枚来自天津滨海新区的红色公章。“放管服”改革以来,天津滨海新区将分散在18个单位的216项审批职责归至一个部门,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原有109枚公章就此封存。 从清理“奇葩证明”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从明确职能部门“权力清单”到强化工作监督评价机制,努力打破市场“弹簧门”,规范权力、利企便民,促进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小院议事厅、民主恳谈会、远程协商……一个个火热的基层民主实践、一个个别具特色的基层民主渠道不断涌现。智慧治理、网格化、大数据……城乡社区基层管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层治理新格局逐步形成,社会治理整体效能显着提升。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完善,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着提高—— 从“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信访制度,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呈现出百姓和顺、乡村和美、社会和谐的新气象。 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惩治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甚至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新型网络犯罪、跨国犯罪。 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 聚焦易引发事故的非法采矿窝点、道路运输非法营运、建筑无资质施工、火工品违规存储运输等严重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和打击力度,最大限度压缩违法违规行为的生存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不能等实现了现代化再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而是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共同富裕道路作了新的探索,对共同富裕理论作了新的阐释,对共同富裕目标作了新的部署。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向着更远的目标谋划共同富裕,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 2021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选取浙江省先行先试,为全国促进共同富裕探路示范。 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新时代必须答好的一份顺应人民期盼的历史答卷。 “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 刚建成不久的赣深高铁,在老区与特区之间跑出振兴发展的“加速度”;“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贵州、宁夏、甘肃等西部地区将构建数字时代“经济新版图”。
近年来,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仰阿莎街道的寨章村不断加大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力度,人居环境逐步提升。图为2022年1月27日拍摄的贵州省剑河县寨章村一景。 新华社记者 杨楹/摄
两条母亲河——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齐头并进;三大城市群——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发展日新月异;四大经济区——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蹄疾步稳,为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2019年12月30日,连通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冬奥赛区的京张高铁正式通车。高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快速流动,成为促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张家口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坚定绿色低碳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在绿色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为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创造稳定良好的政策环境;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坚持先立后破、稳妥推进;加快科技攻关和成果应用,支撑引领稳增长和民生改善。 亿万百姓“饭碗”端得更牢,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保障民生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我国应对风险和挑战的底气更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拓展就业空间,强化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养老、托育、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投资;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
注:本文转自《求是》2022年第16期,作者系新华社记者。